临川二中

校园动态

清明祭英烈 薪火永相传——临川二中开展“赓续·2025·清明祭英烈”主题教育活动

临川二中 2025-04-11 点击次数: 535

--四月的春风掠过赣鄱大地,烈士陵园松柏苍翠,红旗低垂。清明时节的阳光澄澈如洗,映照着镌刻在纪念碑上的每一个名字,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信仰与热血。4月3日,临川二中师生代表怀着崇敬与庄严,前往抚州市烈士陵园,开展了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。师生在缅怀中追寻红色记忆,于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,为清明烈士祭扫传统写下新的注脚。


--云寄哀思,山河共缅英雄魂。清晨的陵园肃穆宁静,党员教师和团员学生手捧菊花,列队穿过林荫道。在张锡龙烈士墓前,师生轻放鲜花,深深鞠躬。墓碑旁的大屏幕上,张锡龙烈士的家属通过视频连线与师生“云端”相见。“爷爷曾说,为国捐躯是军人的荣耀……”家属的讲述让历史褪去尘埃,烈士的抉择在新时代青年的心中激荡起回响。这场特殊的“云祭扫”,以科技串联起血脉与精神的传承,让跨越山河的敬意凝成永恒。


--誓言铿锵,党旗辉映初心路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,拥护党的纲领……”陵园广场上,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教师,面对党旗庄严宣誓。参加活动的党员教师缓步上前,将缀满黄白菊的花圈敬献于纪念碑基座。春日的风掠过他们的衣襟,誓言声穿透云霄,恰如当年烈士们用生命践行的承诺,在一代代后继者心中生根发芽。


--诗颂忠烈,青春激荡报国情。纪念碑前,高一(6)班李乔与徐锐同学的朗诵声划破沉寂。“你们的名字化作星辰,照亮我们追寻的黎明……”两位少年声情并茂,将原创诗歌《不朽的丰碑》演绎得荡气回肠。诗句中流淌着对先烈的追思,更饱含着新时代青年“强国有我”的豪情。当“愿以吾辈青春,守护盛世中华”的结语响彻陵园时,在场师生无不心潮澎湃,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。 


--对话历史,战火淬炼信仰光。祭扫活动的高潮,是一位越战一等功老战士的现身。身着旧军装、胸前勋章熠熠的老兵,与学生们围坐在烈士名录墙前。“当年我们冲过雷区时,想的不是生死,而是身后千万百姓的安危……”他颤抖的讲述中,战火纷飞的岁月扑面而来。学生们屏息聆听,紧握的笔记本上记下的不仅是故事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活动结束时,老战士与师生合影留念,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与少年们青春的手相握,恰似两种时代的信仰在此刻交汇。


--军礼无声,薪火相传启新程。归途中的一幕尤为动人:当列队的学生偶遇途经陵园的解放军战士时,所有人自发驻足,向军人们行注目礼。年轻的士兵们以标准军礼回应,阳光下,两代人之间的敬重与期许不言自明。高一(6)班学生曾伟杰在活动心得中写道:“原来课本上的‘家国情怀’,就是陵园里刻进石碑的名字、老兵眼角的泪光,和我们胸膛里跳动着的同样炽热的心。” 


--清明祭扫,一曲长歌慰忠魂。自首次组织烈士陵园祭扫以来,临川二中始终将这项活动作为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核心载体。从质朴的鲜花敬献,到如今融合云祭扫、党史宣讲等立体化教育体系,变的只是形式,不变的是让二中师生在触摸历史中读懂“何以中国”的初心。正如党员教师代表所言:“烈士陵园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活的教科书,当孩子们懂得为何而鞠躬、因何而热泪盈眶,民族精神的火炬便永远炽烈。”






返回